不去草原,去呼和浩特[3日历史向深度游,附美食攻略]阅读:2.8w/73
相关目的地:呼和浩特
出发时间:2021-05-02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2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50450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不去草原,去呼和浩特
这次五一虽然有五天假期,但考虑到加班狗的辛苦,我决定只玩2、3、4三天,1、5两天在家休息。
既然是3天短途游,那么大交通时间就必须控制在3小时内,这样早出发晚返程,基本还能算3个整天。
北京
出发,高铁3小时内能到的、适合旅行的、我还没去过的、我又想去的地方其实不多了,所以没犹豫,直接就定了
呼和浩特
。
和不少旅游大省的省会城市一样,
呼和浩特
也是中转站的待遇。
这里没有出色的自然风光,休闲娱乐资源不太多,城市建设也没有特别之处。
但
呼和浩特
有以席力图召、五塔寺、万部华严经塔、
内蒙古
博物院为代表的旅游资源,还有以奶茶、羊肉、莜面为代表的美食,安排个3-4天的文化美食之旅绝对没问题。
3日游~行程~食宿~交通
△行程
呼和浩特
Day1:
北京
清河
-
呼和浩特
东-全季酒店(鼓楼)-席力图召-老绥远(席力图召店)-大召-五塔寺(到了才知道消防改造)-观音寺(到了才知道闭院了)-清真大寺-格日勒阿妈奶茶馆(总局店)
Day2:酒店早餐-万部华严经塔-
内蒙古
博物院-笼上隆捎卖冰煮羊店
Day3:酒店早餐-清·固伦恪靖公主府-千手千眼观音院-将军衙署博物院-金麦庄饺子楼-观音寺-清代绥远城阜安门遗址(就是个街心小公园)-酒店取行李-
呼和浩特
东站回京
这次出游还是一个人,好处是随心所欲,想去哪就去哪,坏处是胃容量有限,很多好吃的东西都吃不到,而且基本天黑之前就回酒店了,不敢乱溜达。
△食宿
酒店还是全季,早餐也是酒店的自助。不过与其他城市不同,呼市全季的早餐是40元,是中式、西式、蒙式相结合,一如既往的满意。
呼市有三家全季,我选择的鼓楼店,在地铁1号线上,离将军衙署非常近,附近好吃的也不少,还算方便。
来之前我就查好了,一定要吃老绥远的捎卖,还有格日勒阿妈奶茶馆的蒙餐。然鹅事实证明,网红店就是坑多,还不如我临时找的馆子好,后面详细说。
△交通
呼和浩特
1、出租车/网约车:方便、规范、不贵
2、共享电单车:满大街都是,很方便,美团、滴滴等好几个厂商
3、地铁:两条线,覆盖火车站、博物院、公主府、将军衙署等景点,需下载“青城地铁APP”绑定支付宝使用
3、公交车:需用微信小程序“乘车码”,上车刷二维码,下车不用,用现金必须登记
呼市游两大主题:民族和宗教
呼和浩特
呼市市内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三种:
1、各大博物馆(
内蒙古
博物院、
内蒙古
自然博物馆、
内蒙古
科技馆、
内蒙古
美术馆等)
2、历史遗迹(大窑遗址、清·固伦恪靖公主府、绥远城将军衙署、绥远城墙等)
3、宗教寺院(大召、席力图召、万部华严经塔、五塔寺、清真大寺、道观、教堂等)
大窑遗址,50万-1万年前,
中国
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石器制造场遗址,证明了
内蒙古
阴山地带曾有远古人类活动,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研究
中国
文化发源和旧石器时代石器文化的分布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万部华严经塔,建筑年代目前尚未见到可靠的文字记载。相传建于辽圣宗年间(公元983-1031年)。辽代兴建了丰州城,在城内又建了大明寺。作为大明寺的一部分,为了存放众多“华严经卷”,修筑了这座“万部华严经塔”。
大召,由明代
蒙古
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是
呼和浩特
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
蒙古
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
蒙古
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
蒙古
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席力图召,建于明朝隆
庆和
万历年间(公元1567年—1619年)。席力图是
蒙古
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
延寿
寺”,寺庙因四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此庙得名。
清·固伦恪靖公主府,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康熙皇帝六女儿恪靖公主下嫁漠北喀尔喀
蒙古
土谢图汗部多布多尔济后所建府邸,是清朝满蒙联姻国策的产物。
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将军管辖归化城、漠南
蒙古
及统领
大同
、
宣化
等地驻兵的办公衙门。它的营建,是清王朝为巩固
西北
疆边陲的稳定,奉行对大漠南北
蒙古
地区实施政治、军事统治的产物。
清真大寺,建于
清康
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与城内的蒙汉藏各式建筑荟萃在一起,再次印证着
呼和浩特
是一座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城市。
文物和遗迹就是历史的最好见证,无论是旧石器时代的远古文明发祥地,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北方少数民族权力更迭,抑或是不同宗教意识形态的碰撞与交融,无不在诉说着
呼和浩特
和
内蒙古
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文化。
△内蒙古博物院,一部草原文明的历史画卷
内蒙古博物院
门票:免费,不能网络预约订票,必须现场凭身份证领取,节假日排长队警告
游览时长:我用了6个小时,还有3个馆没细看
地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市
新城
区新华东街27号
推荐度:★ ★ ★ ★ ★
你知道东胡、匈奴、乌桓、鲜卑、柔然、
室韦
、突厥、契丹、女真、
蒙古
、建州女真等民族、部落、联盟之间的关系吗?在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打仗明天和好的“混乱”背景下,是文明的碰撞、是文化的升华、更是血脉的融合。
你知道除红山文化外,
内蒙古
地区还诞生了其他很多的人类早期文明,如大窑文化、
兴隆
洼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白泥窑文化、朱开沟等文化吗?并且在文明伊始阶段,并不都是单一的狩猎畜牧,也有原始农耕文明,只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文明之间的碰撞融合,才形成了后来的游牧文化。
内蒙古
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狩猎和饲养经济也为后来畜牧业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你知道在那遥远的洪荒时期,在
内蒙古
的广袤土地上,生命曾是那样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吗?这里的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变迁起落恢宏,地下埋藏着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始,一直到第四纪人类出现时期非常丰富精美的古生物化石。
不知道没关系,在参观过
内蒙古
博物院后,你也会和我一样,对这片土地产生很多新的认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等等除外)。这大概就是博物馆的展出内容虽不能完整展示
内蒙古
地区的历史变革(缺失了蒙元部分,查了资料以前是有的,不知道这次为啥没有),但仍然极其
成功
的原因所在吧。
由于博物馆的官网打不开,公众号啥内容都没有,百度百科内容老旧,展厅的名字我又实在没往心里去,所以就写个大概的意思,说不定过段时间人家就换布展内容了,读者老爷们凑合看吧。
远古世界:
内蒙古
地区远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陈列
内蒙古博物院
展示自三十亿年前到一万年前起落恢宏的
内蒙古
远古生态环境巨大变迁,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龙和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
内蒙古博物院
照片没拍太多,但我得看了有一个小时,内容很多,二层一个厅还有一层一个厅,绝对是我看过的所有历史性博物馆中做的最好的,除了家底厚以外,布展也很用心,不可错过。
文明曙光:
内蒙古
地区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历史文化陈列
内蒙古博物院
大窑遗址下部地层底部为距今5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是
内蒙古
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厂遗存,与举世闻名的
周口
店“
北京
人”共处同一时代,但地理位置更北,表明当时古人类已具有在更广阔区域生存发展的能力。
内蒙古博物院
兴隆
洼文化距今约8200-7400年,分布范围遍布辽河流域,并向南越过燕山,向西扩展到
河北
北部。该文化继承了小河西文化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处于农耕兴起的初始阶段,而渔猎经济仍占较大比重。
筒形罐是
兴隆
洼文化陶器中发现最多的器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器物类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
东北
亚地区陶器类型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内蒙古博物院
双筒口四系磨光红陶壶,
赤峰
市大南沟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
内蒙古博物院
鸟形双系彩陶罐,
赤峰
市大南沟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
夹砂灰陶,整体呈鸟形,仰头张嘴,似嗷嗷待哺的样子,贼生动无比。
内蒙古博物院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大名
鼎鼎的红山文化却只展出了几件文物,可是连地铁里的扶手都是C形龙,这是
内蒙古
的标志性之一啊?没道理啊,没道理
内蒙古博物院
大甸子墓地彩绘陶器(夏家店下层文化)延续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传统,同时汲取
内蒙古
中部、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器物类型比较丰富,器型以三足器为主,特别是袋足三足器。彩陶图案常见红白两色描绘的云雷纹、兽面纹等,与黄河流域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纹饰风格十分相似。
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距今约4000-3500年,相当于夏代早期到商代早、中期之交,因最初发现于
内蒙古
赤峰
市夏家店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辽西及
内蒙古
东南部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文化组织和防御设施完备,出现了
中国
北方最早的原始城市,在我国早期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内蒙古博物院
特别喜欢左1这尊“重环纹龙耳青铜匜”,造型生动活泼,很有趣
内蒙古
中南
部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与中原几乎相当。位于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的朱开沟文化晚期、
呼和浩特
清水河的西岔文化,出土了大批典型的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生活在
内蒙古
中南
部的北方民族(戎、狄和先匈奴)展示出强烈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征,同时吸取中原及周边青铜文化因素,开始步入青铜文明时代。其所创造的青铜文明为探寻匈奴民族的渊源和早期北方民族游牧文化的产生提供了重要依据。
草原雄风:东
周至
南北朝时期历史文化陈列
内蒙古博物院
春秋时期,
内蒙古
高原是我国北方各族从事畜牧、狩猎以及农业生产的场所,活动在今
内蒙古
境内的北方各族主要有林胡、楼烦、东胡和匈奴。在东部地区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墓葬中,典型的中原器物类型与北方民族风格器物相伴而出,反映出中原东周列国文化与本地区文化共存与融合的状况。
内蒙古博物院
马钮马耳双连青铜罐,
赤峰
市
宁城
县南山根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
舞人与兽纹铺首衔环耳青铜壶
壶通体装饰呈带状分布的浅浮雕,五条纹饰带中图案以胡人舞蹈和蟠螭纹为主。胡人面目清晰,舞蹈形象生动,不仅体现了高超的雕刻工艺,还反映出北方地区与中原文化因素的融合与交流,是迄今为止在
内蒙古
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件舞蹈纹青铜壶。
内蒙古博物院
两汉时期,称雄于
内蒙古
高原上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和乌桓,他们与中原汉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蒙古博物院
鹰顶金冠饰,由雄鹰站立的半球形顶和三段冠带组成,除雄鹰头顶部由松石穿成可以活动外,均为金质。整个冠饰组成雄鹰俯瞰狼吃羊的生动画面,具有浓郁的北方草原艺术风格。此件冠饰为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胡冠”标本,为研究当时活动于此的匈奴部落社会阶级构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内蒙古博物院
公元前二世纪,匈奴迅速强盛,称雄
蒙古
高原,其势力一度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
贝加尔湖
,南达长城,成为
东北
亚草原游牧帝国。
汉武帝时,通过发动对匈奴的一系列战争,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匈奴主力退出河套极其以西一带,向
西北
远徙,部落贵族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北匈奴西迁。
内蒙古博物院
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来活跃在敕勒川地区(金大青山以南地区)的匈奴、乌桓等北方游牧民族,多已迁入内地,鲜卑则分化出诸多部落,并且各部日益活跃,成为
蒙古
高原较为强盛的部族。羯、氐、羌各族也纷纷进入这里,与先前的游牧民族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五胡”先后建立了16个地方性的割据政权,最后由鲜卑拓跋部统一了
中国
北方,开创北魏基业,与南朝形成对峙局面,成为
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入住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