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碟醋包了顿饺子——呼和浩特两日游阅读:1081/2
相关目的地:呼和浩特
出发时间:2023-12-01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9208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忘了是哪年暑假了,在呼市玩过一次,可是竟然一张照片都翻不出来了。这次借着去看演出的机会在呼市玩了一个周末,逐渐找回一点记忆。
这次行程里有两天时间是
石家庄
和呼市的往返车程,最后一天是在
石家庄
又加了一个景点,所以真正在呼市玩的算是两天三晚。
博物馆
要了解一座城市就从博物馆开始,何况这种省会城市,何况
内蒙古
博物院这样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
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常设展馆有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交融汇聚和解放之路六个展馆。由于篇幅所限,只就几个有国宝的展厅浅叙一下。
内蒙古博物院
“远古世界”展示了草原文明的故乡——
内蒙古
地区漫长的远古生物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史,有原始生命的遗迹、门类众多的海洋生物、形态各异的恐龙、种类繁多的哺乳动物 ….. 来这里一定要看的就是查干诺尔龙。
内蒙古博物院
查干诺尔龙 是一种极特异、大型蜥脚类恐龙。1985年,在
锡林郭勒
盟的查干诺尔化工厂的建设工地上,人们发现了一副恐龙骨架。
内蒙古
博物馆当即派人进行发掘采集。这条恐龙全身骨骼的70%均保存良好。经鉴定,是一条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蜥脚类恐龙,被命名为查干诺尔龙。装架后它身长26米,高7.7米,肩背部高6米,胸阔3.3米,抬起头来有12米高。如此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副骨架标本现在就存放于内博一层远古世界展厅中,占据一二层展厅中央的位置。
内蒙古博物院
“边关岁月”展示了在
内蒙古
这片土地上,从春秋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与变迁。一千余年间,在这里既有中原王朝设置的郡县、长城障塞;又有北方游牧民族跃马扬鞭、逐水草而迁徙的行国遗痕。以中原农耕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和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熠熠生辉。他们前后承接,创造出了辉煌的草原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节选自内博官网)
内蒙古博物院
春秋马钮马耳双连青铜罐,两相同形制罐体由两条横粱连接、两盖也由一横梁连接,盖顶及罐两外腹各饰一立式马钮,草原风格浓郁,属东胡山戎族系典型器物。
内蒙古博物院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第一集中介绍的战国鹰顶金冠饰,内博镇馆之宝,
鄂尔多斯
市
杭锦旗
阿鲁柴登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
金冠模铸錾刻而成。由冠顶和额圈组成。冠顶作半球面形,连弧边,表面浮雕四组狼与羊咬斗的图案,上面站立一只展翅的雄鹰,用绿松石与金饰串联构成鹰的头和颈,额圈由三条半圆形的绳索式金带插铆而成,带端分别浮雕伏虎、卧羊、卧马。鹰顶金冠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唯一完整的匈奴王王冠。
内蒙古博物院
战国卧式青铜鹿
内蒙古博物院
汉代龙首青铜造,器物为灶、烟筒、釜、甑分制组合而成。灶前有长方形灶门,后部插一昂首嘶吼的龙头烟筒,灶底有四蹄足,两侧各有一铺首衔环。灶是中原定居民族生活必需品,在
内蒙古
长城地带的汉墓中,多作为冥器出现。这件铜灶是
内蒙古
地区迄今发现个体最大最完整的一件。
内蒙古博物院
汉代镶宝石金冠饰,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可能来自
中亚
或者
西亚地区
,像
希腊
神话中的月桂冠。是北方游牧民族通过草原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
内蒙古博物院
北魏彩绘舞乐陶俑,舞乐俑头戴风帽,穿长袍,做出吹、拉、弹、舞的动作,虽然陶俑手中的乐器已看不到,但舞乐表演由这组舞乐俑保存下来,是研究鲜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内蒙古博物院
战国的带饰、汉代的耳坠、条形金饰、北魏的步摇、带饰、晋代的链子……不同时代的金饰品,一样的blingbling。
内蒙古博物院
“大辽契丹”展示了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的历史文化。契丹族是
中国
古代北方草原著名游牧民族之一,发端于现今
内蒙古
的西拉
木伦
河与老哈河流域,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史称辽太祖,国号“契丹”。公元1125年大辽国为金朝所灭,契丹遗族被分别遣散于大漠南北,部分部族成为金朝的属部遗民并逐渐融入到女真、
蒙古
等其他民族之中。
内蒙古博物院
唐晚期摩羯纹金花银盘,盘口呈六瓣花式,宽平折沿,沿宽7.4厘米。盘中心饰有火焰宝珠和一对摩羯,盘沿饰有团花。盘上花纹、图案均鎏金,银地金花,纹样和工艺呈现出浓郁的
欧洲
粟特金花银盘特色。
内蒙古博物院
辽代白釉人首摩羯形提梁壶,辽代的工匠把人首鸟身的迦陵频伽形象
和龙
首鱼身的摩羯形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这把注壶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是辽代陶瓷中的奇葩。从胎釉来看,为辽地窑场烧造的瓷器。
内蒙古博物院
辽代彩绘木棺及棺座,以红、黑两色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鹤、凤、缠枝牡丹和祥云等图案,多处贴金,四周悬有铃铛。彩棺置于须弥座状的彩绘棺床之上,棺床由8层组成,上部有镂空的栏杆,栏杆上共有6只鎏金铜
狮子
,栏杆下悬有上下两排铜铃,中间部位有四只两两相对的贴金凤,两只贴金凤之间饰有火焰宝珠纹,周边雕刻有波浪纹饰。
内蒙古博物院
辽代灰陶
菩萨
头像,
菩萨
头戴高花冠,双目低垂,俯视大地,神态安详。其造型兼具唐代塑像之丰满、沉郁的特点,是辽代陶塑艺术的精品。
内蒙古博物院
辽代黄金敷面,出土于陈国公主墓,属于驸马萧绍矩。
内蒙古博物院
辽代高脚玻璃杯
内蒙古博物院
元代孔雀绿地三彩镂空浮雕龙纹熏炉
内蒙古博物院
元代钧窑“小宋自造香炉”香炉为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体形较大。通体施天青色釉,足部露胎。施釉较厚,釉的流动使香炉气韵生动。(国家一级文物)
内蒙古博物院
在香炉颈部有一方形题记,阴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己酉年为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属于元代晚期。
内蒙古博物院
辽代绿釉牡丹纹凤首瓶,凤首花口瓶的原型来自波斯金银器,辽地工匠在原来的造型上加以创新而成。荷叶杯状口,细长颈,鼓腹,圈足。瓶的颈部饰凤首,肩部划羽状纹,腹部饰划花牡丹花叶纹,通体施绿釉。
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