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丁村人遗址、丁村民居(民俗博物馆)半日游阅读:1827/68
相关目的地:临汾
出发时间:2020-08-20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1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55866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临汾
市
襄汾
县的丁村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其实它有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第一批的丁村遗址、1988年第三批的丁村民居。
现在丁村民居名头更响,于1988年入选第三批全国文保,与
陕西
韩城
的党家村一起组成“山陕古民居”项目,入选了
中国
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何时能
成功
就不好说了。
冲着上面说的两个名头,我专程去了丁村。因为在
临汾
旅游的第一天天气较差,所以丁村这种文物单位成了第一个目标。
9:10-12:25,共呆了三个多小时,不过有42分钟是等公交车的时间。
总体评价:游人不多,公共交通不便。民俗博物馆里的展览不行,倒是用来当展室的几座民居挺不错的,大家自动“买椟还珠”。丁村人遗址的化石陈列更耐看。
临汾——襄汾——丁村的交通
襄汾
县就在尧都区的南面,据说准备改为区,
临汾
市内有公交车开到
襄汾
县城。
本来只知道302路从
临汾
市区开往
襄汾
县汽车站,以为要先乘一趟公交到“
平阳
桥西”站转乘302路,没想到在酒店附近的“古城路北”站就有201路直接到
襄汾
汽车站。
201到
襄汾
汽车站40分钟,路况良好,过了城南的尧庙汽车站后不远,车流量就比较少了。
襄汾
街头一览:
襄汾
襄汾
6路可从汽车站到丁村,在汽车站西门等。
但汽车站西门有这样一张图:
襄汾
上图的第一段文字等于是废话,因为本来201路在汽车站西门把我们放下,我按照指示绕到正门进站,工作人员却说到西门等,白绕了一圈。
襄汾
上图的站牌把201路漏掉了,可能201路是才开通不久的。汽车站正门广场:
襄汾
襄汾
上图的公交车的确是1-4路。
襄汾
到丁村有6路公交车,半小时一班。
有两条线:
客运站——沙女村——伯玉村——伯社村——丁村——敬村——沙女村——客运站。
客运站——沙女村——敬村——丁村——伯社村——伯玉村——沙女村——客运站。
一条走顺时针方向,另一条走逆时针方向。
我等了十来分钟,发现6路无任何动静,号称30分钟一班,基本上也不准,也许会更久一些。我连忙招了一辆在路边蹲守已久的出租车,到丁村11.8公里,18分钟,21.6元。
丁村的村口:
丁村民居
我下出租车的时候,问司机在这个景区如何出去,他说在外面广场等6路。看他没有主动留手机号码的意思,我又想着这么老的景区,找个车应该不成问题,就没有问司机要号码。从事后诸葛的角度,这是一大错误。这丁村还真的只能靠6路车,中午离开的时候叫滴滴车,第一圈是快车+拼车,10分钟无反应,而7月份我在
银川
郊区的 贺兰山 苏峪口森林公园
成功
过。第二、三圈是快车+拼车+出租车,10分钟仍无反应,而我19年在
陕西
韩城
的普照寺
成功
地用这个方法叫到了出租车。期间我还问了售票处的工作人员,有无黑车送游客出去,答曰没有,13年7月在
西安
郊外的阳陵、17年1月在
重庆
合川
钓鱼城我都
成功
地依靠工作人员叫了黑车离开。——说了这么多,说明我在以往旅行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在这里完全无效。幸好它还有公交车,等了42分钟,6路车终于来了。
丁村门票与展览概况
丁村门票30元,2020年下半年不在
山西
省国有A级景区工作日免票之列。
丁村的门票30元包含了“丁村民俗博物馆”与“丁村文化陈列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是五个相邻的大院,依托丁村民宅(1988年第三批国保),除了看民居建筑之外,室内还有民俗展览。每座大院展示一个主题。开放时间:全年 09:00-16:30。
“丁村文化陈列馆”则是丁村遗址(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出土文物展。
如果不进这两个馆,可以免费在村里闲逛,看看一些民居的外观。当然,这样会使前来丁村的意义大打折扣。
丁村民宅(1988年第三批国保)
时代:明清
丁村民居位于
襄汾
县
新城
镇丁村,明代始建,清代续建。丁村村内遗存有明、清时代的民居院落40多座,是
中国
北方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走入村庄,随处可见古朴的四合院,这些古院落以村中心的观音堂为中心,分为北院、中院、南院、
西北
院四大部分。四个部分的房屋因建造年代的不同而风格迥异:明代房屋的装饰以彩绘为主,风格古拙稳重;清代房屋的装饰以木雕为主,雕工精细,造型优美。丁村民居为研究明清时北方民居的建筑手法及格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北区为明代建筑群,最早的建筑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所建。以单体四合院为主,由正厅、厢房、倒座和门楼四部分组成。大门开于东南端,入大门后迎影壁折西进入内院。宽阔的天井,低矮的台阶踏石形成其显著的明代特色。
中院为清代雍乾朝者为多,南院则以道咸者居首,
西北
院皆为乾嘉时所筑。
中、南区为清雍正、乾隆、道光、
咸丰
及嘉庆年间建筑组群。院多为二进四合院落,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影壁、大门、前院、中厅、后院和后楼,前后院两侧为对称的东西厢房,整体结构规矩严谨,平面布局疏密匀称。
丁村明清民居建筑不但风格典雅独特,布局错落有致,而且在建筑装饰艺术上更具有特色,木雕、瓦作艺术也是丁村民居的一大特色,是
中国
明、清民居中雕刻艺术的佳作。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大多有木、石、砖雕,举目皆是,美观
大方
。那些琳琅满目的浮雕、阴雕、阳雕;人物、鸟兽、花草、静物;单幅雕、组雕、连环雕,均赋予审美的情趣和寓意深刻启迪后人的理念,如“禧禄封侯”、“连中三元”、“三羊开泰”、“鹤蚌相争”,特别是乾隆54年民居中厅栏板上雕刻有百戏图,“
宁武
关”、“岳母刺字”、“周仁献嫂”等剧目,不仅雕刻工艺精湛,表现手法绝伦,而且是研究
中国
戏剧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多数建筑上留有年款题记和匠师姓名,是研究
中国
北方村庄民宅布局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实例。
丁村民宅里的库房院、2、3、5、8、10、11、12、13、16、19、20、24、29、30号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村民居
丁村民俗博物馆
从村口沿大道往里走一百米左右,售票处前一点,大路的右边指着丁村陈列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决定继续走一百多米,先去路左边的丁村民俗博物馆,如下图:
丁村民俗博物馆
它旁边还有一方没有水的绿草池塘:
丁村民居
池塘对面那小楼挺别致,可能是个戏楼。
博物馆正门:
丁村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藏有文物11000余件,以明清字画、瓷器、家具为主,其中珍贵文物70余件。博物馆利用丁村民居中院做展室,面积3500平方米,又分为七个小展院。一、二院展出晋南民间历代相承的岁时节令习俗;三、四、五院展出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等内容;六、七院展出晋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刺绣、剪纸、木板画等工艺品以及歌舞、小戏、木偶皮影戏、交通、纺织、农耕等实物或资料。
在民俗博物馆呆的时间是9:10-10:10,正好一小时。
第一展院外面的木牌坊:
丁村民俗博物馆
它对面有个洗手间,很干净。
第一展院
丁村民俗博物馆
此宅是丁村民居的11号院,分为前后两院,创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乾隆四十八年(1783)又重建门楼南房三间。宅主丁坤及其子嘉伦均无”进学“的资历,由平民捐纳为”监生“。其孙溪莲,于乾隆六十年(1795)捐为”州同“(副知州)。门前的牌坊,就是他捐官后,为了显示其光宗耀祖而立。
从南向北看前院:
丁村民俗博物馆
这是一个标准的北方四合院。
东厢房: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上图两间房门口的景区说明牌印着“迎祖先、拜财神”与“春节拜年”,然而与里面展出的内容并不一致。
西厢房: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上图两间房贴着“民间面食”与“节日盛妆”。
然而这两间厢房里的陈列是这样的: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民俗博物馆
以上三图,展出的就是普通北方民居的室内陈设,并不是说明牌里的春节、祭祖等民俗,更加与面食之类的无关。
这室内的陈列,各种家具看起来很旧,甚至有维护不力的感觉,与
平遥
的票号、镖局里的陈列相差甚远。再加上说明牌与陈列内容不一致,感觉这个景区很不认真。
从北向南回望后院:
丁村民俗博物馆
门上的匮写着“省三惇五”。“省三”是《论语》里的“吾日三省吾身”,“惇五”指“五伦惇厚”,出自《尚书·皋陶谟》。五伦是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等五种关系。
上图两间偏房的门口挂着的牌子与前院两间偏房的一样,都是“迎祖先、拜财神”与“春节拜年”、“民间面食”与“节日盛妆”,看来是搞混了。
穿过“省三惇五”那个门,右边厅里是几面小鼓:
丁村民俗博物馆
左边是面八卦大鼓:
丁村民俗博物馆
第二展院
丁村民俗博物馆
这一座四合院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宅主丁鸿玉是第一院宅主丁坤的堂祖父。
本院展出的是
临汾
、
襄汾
一带清末民初以来民间婚姻嫁娶的习俗,包括从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到迎亲、拜堂、入洞房等一系列婚嫁礼仪。
前院全景:
丁村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