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们八千里路“雪、雨、风、霜”与你来相会----云冈石窟篇阅读:707/10
相关目的地:大同
出发时间:2021-03-19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89375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北魏初期开凿,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
文成
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它与
甘肃
敦煌
的莫高窟、
洛阳
的
龙门
石窟,
甘肃
天水
麦积山石窟并称为
中国
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的开凿比
敦煌
石窟晚94年,较
龙门
石窟早35年的时间。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又因对研究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1961年,就被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来到云冈石窟,也算是完成了,我们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云冈石窟位于
山西
省
大同
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州(周)
山南
麓,我们8:20从市内驾车沿S339省道来到云冈石窟,当时还没有上班,游客中心外已有不少游客,9点钟开门,买票每人100元,60岁以上免票,然后我们步行前往景区(景区内也有小公交,车票价格不详)。
云冈阙门为石造型的重檐结构,上题有“云冈石窟”匾额(黄庭坚书体)。雕刻精美,构思新颖。这种具有庄严、威仪性作用的石阙山门,富有生机的云冈造像元素雕刻于石阙上,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浓厚的北魏时代气息。
出游客中心,通过云冈石窟的检票口后,就是昙曜广场,广场上一个雕像,这个雕像的主人就是云冈石窟的开创者,他的名字叫昙曜。曜雲何许人也:据网上介绍,北魏僧人昙曜年少即出家修禅,他志存高远,品行高洁。昙曜的家世背景和生卒年月均无记载,只知其可能是凉州人,或曾活动于凉州。太武帝灭佛之时,昙曜密持法服器物,誓不还俗。北魏
兴安
二年(公元453年),即
文成
帝继位的第二年,昙曜来到平城。这里便要引出一个“马识善人”的故事。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
文成
帝东巡之时,途中遇到正赶赴京城的僧人昙曜,而
文成
帝并不认识他。御马见之,竟张开嘴衔住了昙曜的衣服并不再前行。
文成
帝认为“马善识人”,此人必定佛法高深,于是便以师礼奉之。后来,昙曜在获得
文成
帝的认可和支持后,便“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魏书·释老志》)。在这段文字记载中描述的五所佛窟被称为“昙曜五窟”,也正是如今云冈石窟的第16至第20窟,而
大同
云冈石窟的兴建也由此开始。昙曜法师最著名的功绩就是负责开凿了云冈石窟,故在此为其塑像。
礼佛大道
过了小广场就来到了礼佛大道,所谓礼佛大道:“恩
泽普
武周,慈航通法岸”。我们沿着礼佛大道向西走去,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依次列于礼佛大道两侧,道路尽头隐约是一尊大佛,隔空遥遥相望,一派法相庄严。神柱高8.73米,在两侧浓密的松林掩映下,矗立的神柱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神柱的造型为塔状四棱形,其设想题材来源于云冈第9、10窟的“大象驮塔”雕刻。神柱高8.73米,由下而上依次为须弥座、力士、白象、柱体的完美组合,造型高耸、精致亘绝,凝成为石雕极品。柱体的四个立面分为12层,上部的10层为佛龛状,每个佛龛内都有雕刻精美的佛像,佛像神态各异,整根神柱重量为51.6吨。
皇家礼佛浮雕墙与菩提(许愿)树
穿过神柱林立的佛光大道向西,呈现于世人眼前的是两面相对的伞形皇家礼佛浮雕墙。这组正面相对的浮雕墙总体呈圆弧状,长约20米、高约4米,画面构图完美,雕刻细致,以高浮雕的形式生动表现了北魏皇家盛大的帝后礼佛图。
两个半圆形的浮雕墙中间建有一个人工的“菩提树”,上面挂满了挂满金叶和游客祈福的红条,人们又习惯的称之为“许愿树”。
“菩提树”下留念
灵岩寺
继续前行不远就看到了寺宇区“灵岩寺”了,整个灵岩寺庙宇区建在一片水塘之中,四面环水,类似一个湖心岛,进入灵岩寺要经过一个七孔拱桥,七孔拱桥桥端耸立着两尊手端金光宝灯的观音
菩萨
雕像。
古朴典雅的七孔桥
手端金光宝灯的观音
菩萨
雕像。
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昙曜传》也记载:“去恒安
西北
三十里武州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在北魏时武州山前曾建有一座名为“灵岩寺”的寺院,“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蔚为大观。
因此,在2008年修建云冈大景区时,复建了灵岩寺。
穿越古朴典雅的七孔桥,高大的寺院山门就出现在面前。
▲灵岩寺山门
整个寺院为三进院落,除了山门以外,还有作为中殿的千佛殿和作为后殿的大雄宝殿。灵岩寺三座大殿供奉的主佛像,全部都是用香
樟木
雕刻的木雕佛像。
▲千佛殿
▲大雄宝殿
寺庙周围两侧林立的4座角楼、6座配楼,在蜿蜒曲折的回廊映衬下,加上典型的“一斗三升人字拱”的风格沿袭,使得古建群显得格外引人入胜。
灵岩寺四角楼之一,上挂“慈悲”、“遇合”等匾额。
慈悲好为,遇合难求啊!有宋人吴潜(1195—1262)《水调歌头》词为证:“每怀天下士,要与共艰危。谁知暗里摸索,得此世间奇。却笑当年坡老,过眼翻迷五色,遇合古难之。访我鸳湖上,真足慰心期。醉谈兵,愁论世,夜阑时。自怜磊块,近来鬓底两三丝。目送云帆西去,肠断风尘北起,老泪欲垂垂。骐骥思长坂,好鸟择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