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长城之洪山口阅读:1502/33
相关目的地:遵化
出发时间:2021-01-31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5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73688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序
一、 受疫情影响,远行不便,利用区位优势,按朋友的建议,踏勘一下
唐山
境内的古长城。
二、
唐山
境内的明长城长度大约220公里。原有关隘33个,关城23座,现在保存较好或能看出轮廓的为数不多,占总数的20%左右。
唐山
市的“北三县”由
东至
西分别是“
迁安
市、
迁西
市、
遵化
市”,东接
秦皇岛
,北邻
承德
,西与
天津
蓟县
接壤。
唐山
市境内的明长城关隘由东向西排列如下:
迁安
段:
徐流口(东为
秦皇岛
市辖
卢龙
县境,是
唐山
段长城的东始点)--河流口--冷口--新开岭口--白道子口--石门子口--白羊峪口--红峪口(旧称洪峪口)--擦崖(牙)子口--
迁西
段
--城子岭口--青山口(现今青山口村)-青山口关城北门外西“扳倒井”--董家口--铁门关口--李家峪口--喜峰口--潘家口-- --
龙井
关口
遵化
段:
--洪山口--河口(原名豁口)--马蹄峪口--秋科峪口--罗文峪口--冷嘴头口--
大安
口--上关--马兰关--马兰峪口--楦门子口--水口子--龙洞峪口--钻天缝,西出
唐山
与
天津
蓟县
交界。
唐山
与北方
承德
市的分界线基本就是长城。
三、
唐山
境内长城纳入旅游局景点(要售票的)有:
遵化
鹫峰山长城、
迁西
潘家口水下长城、
迁安
大理
石长城、青山关、喜峰口等。
四、关于
唐山
古长城的建设、现状、特点、规制等等的踏勘、考察、游记以及专家论文非常之多,俺们也凑凑热闹,完成全部“考察”任务估计要几年,有些地方可能要去几次(因此也没按照顺序走),先把首次观感整理一下。视频都是手持手机拍摄,效果不行。
2021.1.31出发洪山口村,单程80公里。
洪山口村
遵化
市洪山口村,北与
承德
地区的
兴隆
县接壤,东临
迁西
市洒河乡,西接
天津
蓟县
。
古村洪山口群山环绕,是南北贯通的要道。相传,战国时期修筑长城时,这里即构建石城而扎兵御故,唐朝初期,有位姓洪的人在此占山扎寨,起名为洪山寨,后来因为姓洪人家的势力日趋壮大,又居于关口之上,逐渐演变成现如今的名字:洪山口。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此处入关,打下
遵化
,威逼
北京
!
明代洪山口是“松棚路”路城,属蓟镇长城的十二路之一,有参将在此把守。城内外庙宇楼阁林立,碑亭桥台遍布,其中曾有八处古迹,建筑别具风采,被称为“八怪”。
一怪 纱帽城(目前无影无踪)
纱帽城是洪山口古城的俗称,因全城平面布置形象一“品”字,酷似朝廷命官的乌纱帽而得名,经唐、明两代修复,一直保存到20世纪中叶,现仅剩一处成废墟的残存城址。
二怪 鱼鳞街·旱桥(目前无影无踪)
洪山口城内有一十字街,它是因街面用椭圆形路石铺垫,近看似鱼鳞而得名,十字街心建了一座石桥。每遇暴雨,洪水从西门入,从东门出,为使南北主道能通行无阻才建此“旱桥”。此桥已毁于20世纪。
三怪 真武阁(目前无影无踪)
这座寺庙建在北城墙上,可谓独树一帜。在二层阁楼内塑着一尊7米高的真武爷坐像。当地一60岁的老乡说他哥哥小的时候,还在真武塑像的耳朵里打牌玩。据此估计是个大耳垂肩的坐像,按比例,耳朵应该有一米多高。
四怪 庙脊跑马(目前无影无踪)
“庙脊跑马”是真武阁脊正中的一组铜塑。一个官人骑马,马前马后各有卒护拥。传说是押送隋炀帝游街示众、警示后人。
五怪 响铜碑(目前无影无踪)
这块石碑位于真武阁西,据碑文记载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重修长城时所立。石碑绝处在于用掌拍打能发出悦耳的铜器声响。
六怪 九子悬钟(目前无影无踪)
几百斤的铁钟相传当年悬挂时,几个异姓人未能悬起,而城内同胞九子却一举
成功
,体现团结之力。
七怪 南门碑(目前无影无踪)
传说石碑立在南城门的墙上而不是地上,这块碑记载着修城过程的,这块有历史价值的石碑和城墙一起在“文命”时被毁。
八怪 戏楼(目前硕果仅存)
建在城中十字街东南不远处,省保。独树一帜的是戏楼将“山墙”当前台,而非“宽面”做戏台,此规式必有历史缘由,估计全球仅此一处。
洪山口村在明代是个“边陲小城”,城内以驻军为主,数百年来,军属繁衍生息于此,逐渐形
成功
能齐全的小城市。“八怪”中的“七怪”或毁于战火或毁于“左祸”,目前仅在几个白墙上由红字进行了描述,用以显示地点。
“八怪”假如得以留存,洪山口城无疑是明代戍边关城的活化石,会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遗憾啊......(文 革中
曲阜
孔庙都差点拆了......)
古戏台
(承上)所以,来到洪山口村,只有看看古戏台和“野”长城了。
【百度百科】古戏台:始建于唐代,明代改建,为砖木结构,座南面北,北面顶为歇山前厦,南面为硬山顶。
戏楼中间有隔扇,将楼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为砖砌戏台,前台口左右纵列2根明柱。南半部分为后台,后
台东
侧有券门,出入门上首分别写有“
阳春
”、“白雪”字样,东、西侧墙上分别建有1米直径的圆孔窗。一般的戏楼月台为四根明柱左右排列,而洪山口戏楼的明柱为前后排列,建筑别致而新颖。
描述的言简意赅,在我看来,它的奇特之处是没有用“宽面”做戏台,而是用“
房山
头”做主面。
北为戏台,东侧为偏屋,西墙开圆形窗。
金柱、廊柱是左右结构还是前后结构,完全是个相对概念,根据需要即可,减少柱面对观众的遮挡是建筑师考虑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完成承重结构的设计。
戏台扩建痕迹明显,砖的型制规格也有不同,估计使用了长城砖。
隔断上绘制的“四大美女”及“梅兰竹菊”图案,据老乡介绍,在文 革期间也是如此,只是旧点而已,目前的图案是2000年后新描的。
我有点怀疑,1978年之前,左风盛行,样板戏占据所有舞台,不可能容忍“封资修”在舞台上出现。唯一的可能是被贴上宣传画之类的遮挡了。那个年代照相机稀少,没有发现老照片。
“永庆升平”四个字据周边居民讲,就是对面院子了“张兰葆”老师写的,张老师已80多岁了,已去外地孩子家居住了,不然可以进去聊聊天。不知道是几百年来的不断摹写,还是更换。
古戏
台南
山墙,明显的硬山顶结构,有圆窗一扇,搭建的偏屋为方窗,估计不是一个时代的建筑。屋后及侧面立有三块小石碑。见下图
听听街访:老木匠的修补过.......
古长城
出村北行200米就是关口,关楼早已不见踪影,一条县道向北连接
承德
兴隆
县。
东西两侧均可上山,我们向右(东)开始攀登...
有些雾霾,向南眺望就是洪山口村全貌。
临近道路的长城的砖石几百年来都被村民运回村里盖房了。留下的是夯土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