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个县级博物馆——江川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阅读:1426/51
相关目的地:江川
出发时间:2021-03-20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75803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1994年10月建成开放的
江川
李家山
青铜器博物馆,据说是全国第一家县级博物馆。虽只是一家三级博物馆,馆内的一些藏品却颇具份量,频频参加国内外重要的专题展,如其镇馆之宝“持伞男俑”等文物才出展
云南
省博2019年《国宝盛宴》,现又被送往
广州
南越国博物馆参加《滇国与南越国特展》,馆藏的好多件精美的文物,确是值得一看,当然,要碰巧它们都在馆内展出。
一、展品
云南
省
江川
县江城镇温泉村,地处星云
湖西
北端,背靠多依山脉,面积约2.5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山脚至山顶高差约100米。自1972年至今,
江川
李家山
历经两次科学考古发掘,清理古墓葬87座,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牛虎铜案”蜚声中外,现收藏于
云南
省博物馆,而且是镇馆之宝。
?持伞男俑.西汉.
江川
李家山
墓地出土.
云南
李家山
青铜器博物馆藏。
借展“滇王与南越王展”的馆藏文物还有参加过国宝盛宴的金腰带:
?金腰带及圆形铜扣饰.西汉.
江川
李家山
墓地出土.
云南
李家山
青铜器博物馆藏。
上面两件文物曾在
云南
省博《国宝盛宴》上展出,我拍的照片。但下面两件借展的贮贝器这次未能得见,有些遗憾,照片是从百度上下载的:
?播种祭祀场面铜贮贝器.汉代.
李家山
69号墓
?纺织场面铜贮贝器.汉代.
李家山
69号墓
一家县级博物馆为什么有这么多宝贝?那还得从1966年春天说起。
江川
的
李家山
,背靠多依山脉,依伴在美丽的星云湖畔,原来是一个草木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山坡。这一年,“农业学大寨”的东风吹到了这里,村民们就近上
李家山
修建梯田,竟挖出了古墓的随葬品,当时的村民不认识文物,把一些青铜器当作废铜烂铁以每公斤3角人民币的价格交售到当地供销社。9月,在得知当地村民挖出了更多的青铜器之后,
云南
省博物馆正在
江川
参加农村基层工作队的张增祺与
江川
县文化馆的李茂兴一同至实地调查,发现尚有千余件青铜器堆放在生产队的仓库里,凡梯田所及的较浅墓葬均已被破坏。于是,张增祺带了几件标本赶回
昆明
汇报,然而,时值“文 革”,一切工作陷于停顿。直到1972年1月一5月,
云南
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才对
李家山
古墓群进行首次发掘,这一发掘不得了,古墓27座,就出土文物1300余件。
1991年12月-1992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云南
省、地、县联合考古队又对古墓群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发掘古墓58座,出土文物2066件(套),这次考古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972年在
李家山
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土的牛虎铜案,其器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修复完成后即蜚声中外,现收藏于
云南
省博物馆,并成为其镇馆之宝。
?牛虎铜案
考古证实,
江川
县
李家山
墓地是滇国最重要的墓葬遗址之一,有的墓葬出土文物之多、工艺之精湛,甚至超过了
晋宁
石寨山6号滇王墓。而且
李家山
大型墓葬时间比石寨山的早,延续时间也比石寨山更长,显示出
李家山
墓主在石寨山滇王势力衰微之后仍继续保持了“富贵荣华”。从墓葬等级来看,
李家山
应该是等同于“滇王”一级的墓地。
李家山
早期墓葬中地方文化色彩更浓厚,它很可能是一个以土著为主的滇国高级贵族墓地。
李家山
出士文物上起战国,下至东汉,以青铜器为主,形制多样,兵器、农具、乐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马具等,无所不包。除大量的青铜立体雕饰的贮贝器、类型各异的铜扣饰、“仿生式”动物纹兵器、大量青铜生产工具外,还出土有金银器、玉器、竹木漆器、陶器、石器和玛瑙、绿松石、海贝等杂器。这些器物构思独特、造型生动,融艺术与实用为一体。铸造加工工艺巧夺天工,代表了
云南
青铜艺术的最高水平。
籍田、纺织、驯马等贮贝器,以群雕的手法再现了两千多年前滇人的生产生活场景,细致入微,引人入胜。
李家山
出土文物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它们以写实的艺术风格系统地反映了两千多年前滇国及滇人的社会发展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真实状况,印证充实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是我们研究滇青铜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
李家山
出土的许多精美器物大多收藏于
云南
省博物馆,这次参观我主要拍摄了省博末见过的文物,部分文物照片采用自我的游记:《奇妙博物馆之旅一一彩云之南之六:古滇国青铜器,揭开了尘封二千多年的历史》
https://imfw.cn/l/249883269
?驯马铜贮贝器.汉代.
李家山
51号墓
该贮贝器整体为圆筒状,腰微束,平底下三扁足,器身两侧铸对称立体虎形耳,虎头朝上。足相并而立。张口,尾上卷。圆形盖上分八组铸有十人七马:中间一组三人,一男子坐于中央
铜鼓
,双脚踏地,着长衣长裤,耳佩环,腕戴宽边玉镯,左腰佩剑,左于扶膝,右手前伸作训斥状,其后一人手持伞(伞盖已缺),身前一人右膝跪地,双手平伸作似接受斥责,其余七组为一人牵一马环盖周沿分布,作牵马行走状。盖上十人皆头顶梳螺髻,头缠帕,腰束带,跣足。此器真实表现了滇人在头领监督下有组织集体驯马的场景。
铜鼓
是以青铜铸造,不仅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还是祭祀通灵的礼器,古滇人的
铜鼓
别具一格,不同于广泛流传于
中国
南方及
东南亚
稻作民族中的
铜鼓
,这件
铜鼓
就在鼓面上塑造了四位手舞足蹈的滇人。
这件
铜鼓
出土于
李家山
69号墓。古代巫舞一统,“舞以降神”,滇王后以及贵族妇女同时也是各种乐舞的主角,滇青铜器上留下了许多滇人乐舞的场景。这件
铜鼓
人物形象,穿着装扮都与滇人不同一一有的人头戴髙尖帽,有的人穿紧身窄袖衣裤,他们可能是来自异域的旅人。
滇文化墓葬中的执伞铜俑均呈并膝跪坐姿态,双手合抱于胸作执伞状,身体内部中空,光着脚。此类俑有男女性别之分,男俑出土时均置于
铜鼓
或贮贝器上,位于棺木两端,似有供养和导引神灵之意。
?执伞女铜俑.汉代.
李家山
69号墓
铜扣饰是用青铜铸造,背面有矩形齿扣可供系戴、悬挂的一种装饰品。它主要流行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滇中地区,是滇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扣饰是一种高级装饰品,主要被当时的滇国王侯贵族所拥有。
云南
青铜扣饰的出现,可能与远古时期氐羌等游牧民族南下带来的文化影响有关。
滇青铜器图案中一些人物胸前、腰间悬挂、佩戴着圆形扣饰作为服饰装饰;一些滇人发髻上也有类似扣饰的圆形饰物,可能是一种束发的发饰;
江川
李家山
出土的金腰带及扣饰组合证明扣饰还具有类似于带扣的实用功能;此外,扣饰还是财富的象征,甚至还可能是一种巫具,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具有神秘的作用。
?干栏式房屋模型铜扣饰.汉代.
李家山
68号墓
?孔雀铜房扣饰
?青铜豹扣饰
?喂牛铜扣饰
?双牛铜扣饰
滇国考古出土的青铜器十之八九是兵器,数量超过一万件。博物馆展出的的兵器数量较多,但精品主要收藏于
云南
省博物馆,如下图。
?猎首纹铜剑.战国(省博藏)
李家山
出土的生活器具构思精巧,工艺精湛,趣味盎然。
?铜鱼杖头(省博藏)
?立鹿铜针筒.战国(省博藏)
?蝉形铜斧
?蛇头銎铜铲
“珠襦”是滇文化大型墓里常见的葬具,作用和意义可能和“金缕玉衣”相当,显示墓主人的尊贵与富有。“珠襦”由金、玉、玛瑙、绿松石、琉璃等质地的管珠、扣饰件缝缀而成。
?珠被.汉代.
李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