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塔(辽西)阅读:5904/14
相关目的地:朝阳
出发时间:2022-07-16
出行天数:8 天
人均:35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84594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辽朝简介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916-1125年),大体与五代、北宋相伴始终,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
起源于西拉
木伦
河和老哈河流域(今内蒙东部)的游牧民族契丹,早期分契丹八部,后来形成部落联盟,先后依附于中原王朝、突厥、回纥等。
唐末,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五代后梁
开平
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
大同
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统和元年(983年)辽圣宗复国号为“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辽道宗复国号为“辽”;1125年辽被金所灭;但大辽死而不僵,后续还衍生出北辽、西辽、
东辽
、后辽和后西辽,又延续残喘近两百年。
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北逃夹山,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辽朝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
中亚
楚河
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坦托克玛克附近的布拉纳城),1218年被
蒙古
所灭。辽朝宗室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
东辽
和后辽,最后
东辽
灭后辽,
东辽
则于1269年被
蒙古
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
伊朗
地区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1309年被伊尔汗国吞并。
唐代之后,
中国
进入了北宋、辽、西夏多民族政权并列的时期,辽
会同
元年(938年)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予辽,统和二十四年(1005年),辽与宋签订澶渊之盟,此后双方
和平
共处百年。
辽朝强盛时疆域
东至
日本
海,西至
阿尔泰
山,北到
额尔古纳
河
大兴安岭
一带,南至今
河北
省白沟河,包括了今
蒙古
国、
俄罗斯
南部以及
中国
北部的广大地区。今
东北
、
内蒙古
自治区、
河北
省北部、
山西
省北部皆为当时辽所辖。
实行“五京制”的辽,立临湟府(今
内蒙古
赤峰
巴林左旗
林东镇)为上京,析津府(今
北京
西南)为
南京
,
辽阳
府(今
辽宁
辽阳
)为
东京
,大定府(今
内蒙古
赤峰
宁城
县大明镇)为中京,
大同
府(今
山西
大同
)为西京。
辽代佛教
辽代是佛教发展的又一高峰,律宗、华严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皆有突破性发展。辽代佛教的繁盛一方面与统治者的大力崇奉和提倡直接相关,饭僧刻经,修建寺塔等大规模举措使佛教文化得以再度繁荣;另一方面,契丹的建国深受唐及渤海国影响,
会昌
法难后幽燕地区的唐代佛教传统在辽得以继续传承;并且澶渊之盟促使的辽宋百年
和平
也拓展了佛教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辽代佛教艺术融合了唐、渤海国、西域、契丹以及宋等多民族文化要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反映辽代佛教信仰的建筑和造像艺术。
契丹建国之初,便有相当一部分人信奉佛教,辽景中(969-982年)、圣宗(983-1031年)时,佛教信仰逐步走向繁荣,到兴宗(1031-1055年)、道宗(1055-1101年)、天祚帝(1101-1125年)时甚至达到了佞佛的程度。
时光回溯到公元1125年,当女真人的首领完颜吴乞买率领金国大军攻城掠地之时,辽国城池接连失守,契丹将士早已无力阻挡这支曾经对自己俯首称臣,如今却无比强大的军队。此时,辽国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仍然将希望寄托在佛教神明上,希冀用礼佛、建塔来巩固江山社稷。对于整个辽国而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也都在国之将亡时用礼佛来保佑自身平安。但是礼佛、建塔终究没能抵挡住女真铁骑的到来今,金灭辽就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改朝换代后,在辽国核心统治区留下了众多的佛塔,这些原本是护佑江山和黎民的佛塔却成为了江山易主的见证,留下了“辽以释废”、“辽以塔亡”的传说。
辽代佛塔
佛塔源于古
印度
,最初是用来供奉佛主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因此也称舍利塔。后来又用于埋葬长老、收藏经卷或法物,随之出现了墓塔、经塔。
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佛塔随着佛教正式传入
中国
后,逐渐吸收
中国
建筑的风格,出现了各种造型的塔。
辽和北宋进入
和平
年代后,经过休养生息,国力达到顶峰。当时的辽国,上到皇家、契丹贵族,再到各地官员、僧人,下到各族百姓皆参与到佛事之中。由于佛教盛行,辽代建造了大量的寺院和佛塔。
辽代佛塔简称辽塔,除了
山西
应县
木塔,现存辽塔皆为砖塔,辽代砖塔的最大成就就是把以砖仿木的水平做到了登峰造极,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辽塔按形制可分为密檐、楼阁、花(华)塔、覆钵四种。密檐式塔是辽塔中最常见的塔形,均为辽后期所建,就是第一层塔身高大,两层以上的塔身异常短促,塔檐层层叠压,显得非常密集。第一层塔身和塔檐儿是全塔的重点,柱、额、枋、斗、拱等砖仿木构都集中体现于此。与木构的斗拱起到重力支撑作用不同,砖仿木的斗拱完全是将砖雕刻成斗拱样式,起到装饰作用,炉火纯青的砖仿木构技术,让人远远看去就和榫卯咬合的木构一样。
除了砖仿木构外,辽塔还以精美的砖雕技术闻名。辽塔砖雕大体分为东西两个流派,西派主要分布在燕山以
南和
雁门关以北地区,塔身表面以门窗为主题。东派则以佛教造像浮雕为主题,这一流派除极少数的几座,全部分布在
辽宁
省。密檐式辽塔的第一层塔身各面几乎全为“一主尊二胁侍三华盖两飞天”的布局,是
辽宁
辽塔的标准造型。
辽国有七大佛教中心,除了五京之外,还有兴中府(今
辽宁
朝阳
)和觉华岛(今
辽宁
兴城
觉华岛),七大佛教中心
辽宁
独占其三。
作为辽国的核心统治区域,
辽宁
现存辽塔约有40座,占到全国辽塔(约有90座)的近一半,这些辽塔集中分布在三大地区:大小凌河谷地、辽西走廊滨海平原和下辽河平原两厢。
辽河简介
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汉代时期被称为大辽河,五代以后才正式改称为现在的名字。
辽河发源于冀辽边界的七老图山脉,呈弧形走向流经
河北
,
内蒙古
,
吉林
,
辽宁
四个省区,其河流总长度约为1345公里,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最后在
辽宁
盘锦
地区注入渤海。
辽河的源头分左右两只-
东辽
河和西辽河,其中西辽河的上游又被分为老哈河、西拉
木伦
河两大上源,而正源是源于
河北
境内的老哈河。
大辽河,是辽河水系浑河与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游河段的别称,系指浑河在
海城
市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
营口
市永远角大辽河口,注入渤海辽东湾下游九十四公里的河段。
1861年以前,辽河干流是在六间房一带与大辽河交汇以后,在
营口
附近注入渤海。也就是说大辽河才是辽河的原先入
海口
,六间房到
盘锦
的这段河道是后来爆发洪水人为分流挖出来的,所以在此后的近百年时间里,辽河的入
海口
有两条,一条是故道大辽河,一条是新道双台子河。
1958年,为更好的治理辽河,人为阻断了辽河和大辽河两条河流的交汇点,从而形成了现在各自入海的局面,不过虽然大辽河已经是一条独立的水系,但如果从流域上来讲的话,依然是属于辽河流域的范围。
契丹民族兴于辽河,
辽宁
省名源于辽河,
辽宁
辽塔的“辽”字既有空间上的地理分布,又有时间上的历史积淀。
辽宁
省共辖14个地级市,以辽河为界分为辽东和辽西,辽西主要是辽河以西的5个地市,分别是
锦州
、
阜新
、
盘锦
、
朝阳
、
葫芦岛
五个市。
7月16日(入伏)
朝阳
租车,开启“按图索骥”辽西转塔八天之旅。
朝阳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
朝阳
”。
朝阳
是一座从《诗经》里走出来的历史文化名城,“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和“佛教文化”名扬海内外。
这里是世界上第一只鸟儿飞起的地方,是世界上第一朵花儿绽放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
1 南塔
朝阳
市双塔区慕容街南端。
矗立在博物馆对面的南塔,建于辽太平九年(1029年),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塔,高约40米。
辽塔大多建于基台之上,基台之上才是属于砖塔整体部分的基座。基座常由莲台、平座层和须弥座组成。莲台承托塔身,置于须弥座或平座层之上;平座层通常以铺作承托钩阑;须弥座则以双层居多,也有单层或是三层的。辽塔的塔基同时具有建筑台基、佛教须弥座、佛祖莲花座的三重含义。
南塔台基为方形素面,其上的基座为莲台+双层须弥座。下部两层束腰各设壶门五个,砖雕如意云纹、莲花、化生童子和牡丹图案,上部有仰莲座承托一层塔身。
一层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内通塔心室,其它三面中部设假门,门楣饰卷云纹,上垂华盖。
塔门两侧分布有很多对称的方孔,可能为镶嵌浮雕所用,由此推测塔身原有的浮雕镶嵌,因年代久远而脱落。
华盖两侧各嵌一石雕塔铭,上刻八大灵塔名称,从南往西依次为: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
鹿野
苑中法轮塔、给孤独园名称塔;曲女城边宝阶塔、耄阇崛山般若塔;庵罗卫林维摩塔、娑罗林中圆寂塔。佛教多用八大灵塔象征释迦牟尼平生中最重要的八大事件,从降生、成道至涅槃等。
第一层塔檐用砖做斗拱,上用木结构椽飞挑出,覆上瓦顶。
塔檐儿十三层,一层大檐儿四面补间斗拱和转角斗拱共40朵。
二层以上各檐叠涩内收,檐口连线略成抛物线,檐角挂风铎。
塔刹俗称塔顶,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美的古塔。人们也常把塔刹的“刹”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被称为古刹。
我国早期佛塔的刹都忠实于窣堵坡的原型,有基座、覆钵、相轮这三个基本部分。辽
塔塔
刹基座部分经常由砖石砌成,刹顶为金属组成。
南
塔塔
刹。
南塔旁边的佑顺寺,建于
清康
熙三十七年(1698年),于
清康
熙四十六年(1707年)竣工落成。
佑顺寺前面的四柱三楼式牌坊。
寺庙因疫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