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浣记】辽宁省博物馆:走出关外看交融阅读:1101/1
相关目的地:沈阳
出发时间:2023-06-24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8654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地处
东北
的
辽宁
是一片写满神奇的土地,这里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带。
距今28万年前,人类开始在
辽宁
大地繁衍生息,逐渐从蒙昧迈入文明。距今5000年前,红山先民创造的文化预示着辽河流域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的方国文明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基础。秦汉以来,匈奴、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族此消彼长,在与汉文化的碰撞交汇中走向融合,创造出丰富的历史与多彩的文化。
辽宁省博物馆
史前时期
辽宁
是远古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考古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较完整的发展序列,其文化特征与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相近。其中金牛山人向早期智人的进化程度和小孤山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水平,均居于人类进化史的前列,成为辽河文明的先导。
金牛山遗址位于
营口
大石桥
市
永安
乡西田村,距今约28万年,是
中国
东北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人类洞穴遗址。金牛山人以洞穴为居所,已懂得通风取火,能用石英岩制造较小的工具。遗址发现属同一个体的大部分人类骨骼化石,其头骨和肢骨特征比同时期“
北京
人”进步,表明金牛山人已能直立行走,跨入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进化的过渡阶段,是人类进化的罕见标本,被评为198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金牛山人头骨复原像
辽宁省博物馆
距今一万年前后,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农业的产生、陶器的发明为标志,古人类跨入了新时期时代。
辽宁
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50余处,其中8000年前后查海遗址出现的礼玉
和龙
崇拜观念,使
辽宁
地区率先进入“文明起步”阶段,5000年前牛河梁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祭祀遗址群,是中华大地较早升起的文明曙光。
查海遗址位于
阜新
蒙古
族自治县
沙拉
乡查海村濒临辽河支流
饶阳
河源
头的一处山坡台地上,距今约8000年。该遗址揭露出50多座房址成行排列,房址间有窖穴,中部广场上摆塑一大型龙形堆石、10多座墓葬和祭祀坑,遗址四周围以环壕,形成一座完整的史前聚落,被誉为“辽河第一村”。
筒形罐
辽宁省博物馆
查海遗址出土玉器全部选用透闪石软玉类,器型有玦、匕形器、弯条形器、管以及斧、锛等工具,已掌握了以管钻法钻孔的技术,开启了
东北
地区制玉工艺的先河,对后期红山文化的玉器有深远影响。
玉珏
辽宁省博物馆
距今5000年前,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多元并进”格局。
辽宁
西部山区牛河梁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祭祀礼仪性建筑,成组的女神像和以龙、凤、人等为题材的成套玉礼器,表明此地已形成一处史前宗教圣地
和政
治中心,红山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已产生稳定、独立的政治实体,率先跨入古国时代。
女神头像出土于女神庙王室西侧,用黄粘土掺草禾塑成。大小接近真人,面部磨光并涂朱,五官比例和谐,微笑欲语,头顶有发髻或饰物,具有
蒙古
人种特征。尤其是双眼用玉石镶嵌,下唇贴蚌片代齿,更显神秘。“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女神头像(复制品)
辽宁省博物馆
白玉
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
双鸮玉佩
辽宁省博物馆
夏商周时期
距今约4000年以前,中华大地经过古国时代各地部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进入夏商王朝与周围方国并存的时代。
辽宁
地区既有“与夏为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又有
高台
文化、马城子文化、双砣子文化等多种类型的其他青铜文化,构成商周北土的不同部族方国。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与中原夏商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是后来
东北
不同系统民族文化的源头。
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100年至3500年,相当于中原夏到早商时期,分布范围北以西拉
木伦
河为界,南抵
永定
河,中心范围在燕山北侧。该文化拥有呈立体分布的城堡群、彩绘陶器、仿铜陶礼器及成组玉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礼制已经形成。夏家店下层文化是雄踞燕
山南
北,与夏为伍的北方强
大方
国,可能与文献所记北土“燕亳”有关。
彩绘双腹罐
辽宁省博物馆
在辽西大凌河流域发现多处窖藏商周青铜器,均为社稷重器,其中的燕侯器说明周初燕国势力已达辽西,箕侯、伯矩和圄族器,也见于
北京
琉璃河燕国墓地,且有接受燕侯赏赐的记录,说明这些器物的主人是周初活动于燕地的“殷遗民”,他们服事于燕侯,但仍保持着原氏族组织,且等级较高,是周初封燕后对当地殷遗民采取宽容统治方式的表现。
“史伐”卣
辽宁省博物馆
饕餮纹大圆鼎
辽宁省博物馆
鸭形尊(复制品)
辽宁省博物馆
带铃铜俎(复制品)
辽宁省博物馆
卷体夔纹蟠龙盖罍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
牛纹罍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
“鱼”尊
辽宁省博物馆
在商末周初,
辽宁
地区还存在着一种北方式青铜文化遗存。这类具有浓厚草原游牧文化特色的青铜器,以兵器、工具及马具为主,便于携带,适于游牧民族的马上生活。立雕的动物形象极为生动,富于个性。这类青铜器从黑海沿岸到
蒙古
高原均有发现,是这一时期欧亚草原的主导性文化。大约在公元前两千纪末,一些游牧民族由今
内蒙古
中南
部向东迁徙,直至
辽宁
及以东地区,形成一条以
内蒙古
长城沿线为时空范畴的文化传播带。
人骑马纹柄青铜短刀
辽宁省博物馆
青铜铃首剑
辽宁省博物馆
鹿首铜刀
辽宁省博物馆
从西
周至
战国时期,
东北
南部流行以T形柄曲刃青铜短剑为特征的青铜文化,由于这类短剑以
辽宁
地区出土最多、且时代早晚连续,故被称为“
辽宁
式铜剑”。这类短剑多为墓葬随葬品,伴出有多钮铜镜、车马器等,其分布远及
朝鲜半岛
、
日本
列岛和
俄罗斯
远东地区,或与
东北
古代“濊”、“貊”族的活动有关。
青铜短剑
辽宁省博物馆
人面铜牌
辽宁省博物馆
鳐鱼形铜饰件
辽宁省博物馆
蟠虺纹铜盉
辽宁省博物馆
彩绘陶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