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之旅三——秘境独龙江阅读:8008/61
相关目的地:怒江
出发时间:2020-12-29
出行天数:16 天
人均:7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324519.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秋干洛雪山
最清澈的河流——独龙江
流动的翡翠
一、四江并流
今天的目的地是独龙江乡孔当村,贡山县城——孔当村80公里。
独龙江乡位于独龙江峡谷,这是一条遥远而神秘的峡谷,是国内鲜为人知的角落。发源于
西藏
察隅
伯舒拉岭的独龙江进入
云南
后,被高黎贡山和中缅界山担当力卡山紧紧夹持,形成90公里长的江水幽幽、森林茂密的峡谷,在这条
中国
最偏远的峡谷内生活着
中国
人口最少的民族——独龙族。由于交通闭塞,峡谷内保存了国内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及丰富的自然生态,还有那些因文明而渐行渐远的古老文化及民俗。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她就像一座地理和文化的孤岛,遗世独立在山峰和森林的海洋之中,是国内真正的“秘境”。
在“
三江
并流”的核心区域的最西边,还有一条江——独龙江。独龙江虽然默默无闻,但确实是独立存在的第四条江,由北向南,与那三条著名的大江并行了90公里而不交汇,构成四江并流的奇观,不知当初在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目录》时,为何不不按“四江并流”申请呢?
清晨,贡山——恬静安逸的边境小城,还未苏醒。
独龙江乡是
中国
最偏远的乡镇,路程虽不长,但道路极其艰险 ,所有的物资都依靠外运,出发前先加满油,备好水果。
二、749道弯
进独龙江乡,须走贡独公路。贡独公路是进出独龙江峡谷的唯一公路,须翻越整座高黎贡山。
独龙江峡谷群山环绕,交通闭塞,道路艰险,历史上,偏僻的甚至连骡马驿道都不通,只有两条羊肠小道,通往察瓦龙和贡山。直到1964年,当地驻扎的解放军历时八年才修通了一条人马驿道,这条驿道是整个独龙族唯一的生命线,为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贡山县甚至经营了国内唯一一支庞大的国营马帮。
在新世纪来临之前的1999年,一条简易公路终于建成通车,独龙江乡也成为国内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民族聚集地。虽然汽车代替了骡马,但由于仍有二十公里的路段在雪线之上,大雪封山期仍长达半年之久,所以,与那条人马驿道一样,公路也只能通行半年。
2015年,历时五年耗资近十个亿的贡独公路终于建成通车,由于全程在都在雪线之下,独龙江乡终于迎来了全天候通车的新时代。
独龙江国家公园大门,不需门票。
进入公园大门,也就进入了高黎贡山,贡独公路最艰险的一段开始了。
这是一条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公路,穿行在高黎贡山的山腰之间,一边是壁立千仞,一边是万丈深渊,虽没有发卡弯儿、肘子弯儿,但,行驶其上仍让人提心吊胆,刺激异常。
用这段视频感受一下贡独公路的弯道。
贡独公路以路窄坡陡弯多著称,在各种版本的
云南
十大魔鬼公路排名榜中居于前列。在进入高黎贡山后的六十公里的路段里,集中了荡气回肠的749道弯,有好事者将跑过贡独公路者称为“七四九郎”。
公路犹如一条细线缠绕在山腰之间。旱季的高黎贡山,巍峨壮美,绵绵无尽,少了雨季云蒸雾绕的仙气儿。
贡独公路是一条四级公路,设计时速20公里,路幅不到五米,很多路段会车须
礼让
错车,全程除三个观景台外禁止停车。
卫生间紧邻绝壁,小便池视野开阔,嘘嘘后的一颤和壮阔的美景会给你带来双重的快感。
迪摩帕观景台是进入景区后的第一个观景台。
山路弯弯险峻异常,但景色绝美。两边莽莽的原始森林随着海拔的升高,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带。
秋干洛神树桩观景台是最大的一个观景台,也是最漂亮的一个。
正对面的就是秋干洛雪山
雪山巍巍,林海莽莽
画面正中的虬髯老枝是
大树
杜鹃。高黎贡山有世界上最大的
大树
杜鹃群落。春天,杜鹃花开万山红遍。
浑身长满绿茸茸苔藓的铁杉枯而不朽,傲然屹立数十载被当地人称为神树桩。有人说这些枯树是当年驼峰航线坠落的飞机燃烧所致。
笔直挺抜,这就是传说中的栋梁之材吧。
高黎贡山隧道长6.8公里,入口处海拔3050米,是整条公路的最高点。
隧道的通行让最新版的贡独公路比99版的减少了16公里,关键是海拔降低了近四百米,让整条公路全部降到雪线以下,从而结束了独龙江乡只能半年通车的窘境。
三、营救小御
小御挂了,真的挂了,挂到了树上。
和
怒江
峡谷一样,这里的GPS信号同样不稳定,无人机飘飘忽忽,离树太近,一股怪风倏至,结果就挂在树枝上了。遥控显示,高度21米,有7层楼高。
小御正以一个怪异的角度俯视着地面。
树在公路旁的土崖上,小御的位置刚好在公路的垂直上方,如果掉下来会对行驶的车辆构成严重威胁。所以不管多艰险,都必须将他营救下来。
找了一处缓坡,爬上土崖,土崖上是茂密的竹林,密密麻麻的竹子几乎无法下脚,地面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竹叶,横七竖八倒伏的竹竿让人无法下脚,深一脚浅一脚终于钻行到树枝下方,树紧贴土崖,树干上长满滑不溜丢的苔藓,很难攀援而上。看来营救小御对我来说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找帮手吧。
游人是肯定不行的,刚才来路上见到有道路维修的工人,也许他们能帮上忙。开车下行,碰碰运气。开了十几公里,刚好遇见一位工人,热情的傈僳族兄弟,听清缘由后一口应承帮忙,并打电话叫来了三位朋友。
来到现场,一番查看制定出营救方案:两个人上土崖,用竹竿将小御捅下来,下面两个人用浴巾兜着,尽量接住,我注意来往的车辆负责安全。
上去的两个人是独龙族和怒族的兄弟,果然身手了得,爬这种树不在话下,但竹竿长度还差一截儿,再往上攀爬,树干上没有了枝杈,无法落脚,另外,双手执杆身体无法固定会非常危险,营救一时陷入僵局。